核心观点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周年发展成效显著 琴澳一体化格局初步建立 澳资企业超7300户 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就业超28000人 通关旅客6985万人次 车辆8108万辆次 [1] - 合作区通过规则衔接 产业协同和制度型开放 形成"澳门+横琴"发展新模式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高地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 [1][2][4][6] 体制机制创新 - 琴澳实现共用单牌车电子标签 跨境医疗转运不下车 学生专车随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 [2] - 形成规则衔接和改革创新事项清单306项 出台40余部内部规章制度 [2][3] - 澳门政府设立促进横琴开发建设领导小组 召开两次会议明确加大人力投入和规则衔接 [3] 产业发展成效 - 合作区实有经营主体近6万户 其中澳资企业7303户 较成立时增长5749% [4] - 培育契合琴澳资源禀赋的新产业新业态 释放"1+1>2"的增量效应 [4] - 构建澳门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保障体系 为澳门居民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4] 民生融合进展 - 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23749人 同比增长301% [4] - 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5762人 同比增长141% [4] - 越来越多澳门青年进入大湾区各大城市就业创业实习 [4] 开放体系建设 - 实施"分线管理" 落地双15%税收优惠 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 [6] - 成立中国—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 促进多领域务实合作 [6] - 将设立中葡中西经贸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服务 [6] 发展规划 - 编制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 印发总体发展规划 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国土空间规划 [2] - 以制度型开放激发化学反应 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 [6] - 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发展新范式 [6]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四周年 琴澳一体化释放乘数效应
南方日报网络版·2025-09-08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