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现场丨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重聚
央广网·2025-09-08 06:17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丁飞 王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至今已历经125载光阴。据统计,藏 经洞出土的各类文物共7万余件,涵盖了从东晋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多种文献和艺术品,其中海外4万余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文物分散收藏在世界各地的 博物馆、图书馆和私人手中,给研究和展示带来了极大不便。 面对大量流散海外的文物,我们应如何应对?除了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追索,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能让它们焕发新的价值?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探索, 终于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今年5月底,由敦煌研究院主导面向全球上线了"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该平台不仅整合了众多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目录和珍贵 图像,还融入了海量的国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实现人类文明瑰宝的全球共享,促进了新时代不同国家间的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 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是如何跨越山海、回归数字家园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敦煌守护者的智慧和心血?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中国改革现场》9月8日播出 《把敦煌留给未来》。 第一次出国采集——"每个环节都必须未雨绸缪" 记者见到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晓宏的时候,他正在筹备团队9月底赴俄罗斯的行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