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陈翊庭:港股市场IPO热度仍将持续 中国资产已变成“不能不投资”

港股市场复苏与IPO表现 - 自去年9月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复苏 今年上半年IPO规模重回全球第一 单日市场交易额翻倍[1] - 截至8月底总融资额达1375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6倍 其中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七成[6] 外资配置趋势转变 - 外资通过香港投资中国资产实现多元化配置 从"不能投资"转变为"不能不投资"[1] - 外资认购比例显著提升 高科技企业外资占比达七八成 欧美、中东和东南亚资金全面参与[4] - 全球投资者因美国资产集中度过高而重新配置 中国资产因体量大、政策稳定和科技快速发展成为重要标的[4] 上市企业结构与特点 - 目前200多家企业排队上市 其中一半是科技公司 包含大量18A、18C企业及成熟新经济企业[4] - "先A后H"模式流行 与企业出海需求相关 赴港上市后A股流动性平均增长15%[8] - 市场包容性强 除内地企业外还有东南亚及哈萨克斯坦企业上市 腾讯案例证明小公司成长潜力[8] 市场优势与改革方向 - 港股交易量和融资额在亚洲领先 其他交易所推出以港股为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8] - 港交所将持续优化制度体系 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8] - 需要补齐债券、大宗商品等产品短板 当前产品种类仅三四种而美国市场达十种[10] 互联互通进展 - 沪深港通纳入REITs准备成熟 将参照股票和ETF互联互通制度安排[11] - 未来计划将大宗商品、衍生产品纳入互联互通 实现全方位产品互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