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发现大型稀土矿,足够全球使用730年,为什么迟迟不去开采?
搜狐财经·2025-09-07 15:39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关键材料 应用于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和国防工业等领域 [1] - 稀土资源被比喻为"工业维生素" 对高科技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日本的稀土依赖与挑战 - 日本国内缺乏稀土资源 超过85%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 [3] - 日本稀土库存极其有限 仅能维持数天生产需求 [3] - 2012年在南鸟岛海域发现高浓度稀土矿床 2018年确认储量超过1600万吨 [3][5] - 该矿床包含可满足全球数百年需求的重稀土元素:镝可用730年 铕可用620年 铽可用420年 [5] 深海开采技术障碍 - 稀土矿床位于5000-6000米深海 相当于6座迪拜塔高度叠加 [8] - 深海环境极端:水压可压扁坦克 温度仅2-4摄氏度 洋流复杂且黑暗 [8] - 现有采矿设备无法满足要求 "地球号"钻探船仅能进行样本采集 [10] - 需重新设计建造能承受超高压的深海采矿船 技术难度堪比载人登月 [10] 经济成本制约 - 深海采矿船建造成本预计超过1000亿日元 [10] - 租用作业船日费高达数千万日元 [10] - 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英国延迟交付管道导致计划推迟一年以上 [10] - 即使成功开采 综合提炼加工运输成本仍高于直接进口 [10] 环境保护压力 - 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水下沙尘暴 扩散范围达数十公里 [12] - 将破坏深海生物栖息地 对鲸鱼和海豚等声纳依赖型生物造成致命影响 [12] - 太平洋岛国(斐济 基里巴斯)已明确反对商业开采 [12] - 国际社会可能对破坏环境行为实施制裁 [12] 开采进展现状 - 发现矿床十余年来未实现任何实际开采 [6] - 试挖计划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 [7] - 目前仍处于准备小规模试挖阶段 [7] 产业链对比 - 中国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包括开采 提炼和环保技术 [14] - 持续完善技术体系 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安全保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