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渔期赶海忙 鲜活海产“游”进市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07 14:16

渔业资源状况 - 黄渤海渔业相对资源密度创2015年以来新高 休渔后资源养护效果显著[1] - 渤海开渔后3万多艘捕捞渔船出海作业 海洋资源丰富[1] - 单条渔网产量约10斤 较往年提高 休渔保护了七八月鱼苗生长期[2] 捕捞作业与技术 - 渔船采用50米长渔网 结合洋流风速航速下网形成"捕捞墙"[1] - 通过探测设备与卫星导航精准定位渔网 探测范围离海底10-20米[1] - 使用动力装置收网 螃蟹等渔获填满渔框[2] 海鲜销售与消费 - 码头现场售卖与冷链运输并行 发往青岛烟台及南方市场[2] - 舟山梭子蟹日均到港2000多吨 高峰达3250吨[4] - 舟山国际水产城梭子蟹线上日均销售额突破400万元[4] - 8月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产品发货量环比增18.8% 生蚝冰鲜鱼活鱼贝壳为主流品类[7] - 1-7月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535.34万吨同比增3.36% 成交额1562.65亿元同比增3.23%[7] 新兴养殖模式 - 宁夏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 运输成本较沿海降低80%[5] - 采用盐卤水稀释技术 将盐度控制在6‰适应对虾生长[5] - 宁夏盐碱地面积1.2万亩 今年对虾产量预计760吨同比增40.7% 产值达4560万元[6] - 计划推广大黄鱼三文鱼等盐碱地养殖新品种[6] 区域市场表现 - 浙江舟山形成线上线下结合销售 电商日发600-700订单 覆盖100多个城市[3] - 西部四川重庆云南甘肃水产批发市场交易量实现同比增长[7] - 宁夏养殖对虾销往银川兰州西宁 呈现供不应求态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