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第二批指南 为上市公司ESG报告划重点
证券日报·2025-09-05 16:07

监管政策更新 - 中国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于9月5日就修订《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新增《第三号污染物排放》《第四号能源利用》《第五号水资源利用》三个应用指南 [1] - 新增指南重点针对相关领域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核算流程与方法、披露要点提供细化指导和参考示例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 [1][3] - 《指南》仅为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参考 不增加额外强制披露要求 [1] 披露要求实施 - 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最晚于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2] - 2025年1月17日发布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 [3] - 监管部门将推进其他重要议题指南制定 逐步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指引》重点内容全覆盖 [1] 企业实践指导 - 新指南详细解释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的常见风险和机遇 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导致产能限制风险 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等机遇 [3] - 提供披露数据通用计算流程与方法 包括污染物类型披露示例、能耗计算公式、取水量和耗水量计算公式等 [3] - 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 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减排信息、能源总消耗量、总耗水量等披露要求 [3] 行业影响评估 - 《指引》和《指南》有助于上市公司统一ESG报告编制标准 促进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视和长期发展战略制定 [4] - 规则出台减少企业学习国内国际其他标准的成本 让可持续披露更加有的放矢 [2][3] - 企业ESG国际评级明显提升 沪深两市32%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 获得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从五年前的0提升至2024年的7.2% [7] 披露质量进展 - 截至2024年6月底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2%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5] - 67.27%披露可持续报告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 63.93%披露战略信息 44.01%制定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78.07%开展重要性评估 93.32%披露利益相关方沟通信息 [5] - 99.25%公司在报告中披露量化指标 其中83.95%披露25个以上量化指标 [6] 气候信息披露 - 62.07%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 65.90%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2023年度的57.53%和2022年度的50.87%显著提升 [6] - 披露范围1、范围2和范围3排放量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9.81%、60.02%和11.37% [6] - 24.87%公司披露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7.05%和15.76%公司分别披露预计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