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概念爆发,多家龙头企业宣布扩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5 11:32

政策支持与行业目标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1] - 锂电池被明确列为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 [2] 市场表现与概念板块涨幅 - 锂电池、固态电池概念股迎来爆发行情,天宏锂电30CM两连板,金银河、誉辰智能等多股涨停,亿纬锂能涨16.59%,宁德时代涨6.93% [2] - 动力电池板块涨幅9.64%,锂电池板块涨幅8.46%,光伏逆变器板块涨幅8.31%,电源设备精选板块涨幅8.21% [3] - 锂电负极板块涨幅9.23%,固态电池板块涨幅7.93%,反内卷板块涨幅7.29%,磷酸铁锂电池板块涨幅6.95%,锂矿板块涨幅6.25% [3] - 锂电正极板块涨幅7.87%,光模块(CPO)板块涨幅6.20%,宁组合板块涨幅5.72%,电路板板块涨幅5.53% [3] - 锂电电解液板块涨幅9.19%,钠离子电池板块涨幅7.37%,储能板块涨幅8.62%,光伏板块涨幅5.46% [3] - 覆铜板板块涨幅5.47%,光刻机板块涨幅5.39% [3] 需求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和储能需求支撑刺激下游锂电池需求,预计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4][5] - 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550万辆,同比增长32% [7] - 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累计销量预计达到750.4万辆,同比增长25% [7] - 新能源重卡销量成为显著驱动力,1至7月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大增179%至9.6万辆 [7] - 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86.7GWh,同比增长54% [8] - 国内"136号文件"落地促使储能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竞争,欧美及新兴市场大储项目落地进一步推动储能装机规模 [8] 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低空及消费电子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8] - 固态电池有望在eVTOL和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推动降本后在动力领域逐步装车 [8] - 宁德时代表示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工程问题和供应链商业化仍有距离 [9] 产能扩张与利用率提升 - 头部锂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排产增加,部分企业抛出扩产计划并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同比增加 [3] - 宁德时代上半年产能利用率89.86%,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超过24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增加13个百分点 [11] - 宁德时代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345GWh、产量310GWh,在建电池系统产能235GWh,较2024年底增加16GWh [11] - 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企业披露产能建设进展,海外制造基地持续建设中 [11] - 国轩高科宣布在南京六合和安徽芜湖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和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合计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12] - 亿纬锂能、赣锋锂电和中创新航的锂电池项目在一季度均有建设进展 [12] 行业财务表现 - 上半年A股锂电池板块106家概念股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78%,实现净利润679.51亿元,同比增长28.07% [12] - 正极、负极、电解液细分领域表现较好,锂矿和隔膜细分领域业绩仍承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