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的战略价值 - 钨矿被誉为"工业牙齿",比稀土更珍贵,具有极高熔点(3422°C,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60%)、超高硬度(超过钻石)、高密度(铁的2.5倍)和极强耐磨性(刀具寿命为普通刀具的10倍以上)[1][3] - 钨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穿甲弹和高端机床切削工具的核心材料,被美国列为"关键矿产"、欧盟列为"至关重要"战略材料,日本2009年将其列入31种战略矿产[4] 中国钨矿资源主导地位 - 全球钨储量555万吨,中国储量290万吨占比52%;全球产量9.8万吨,中国产量7.9万吨占比82%,呈现储量与产量双第一的绝对优势[6] - 江西省钨矿资源占全国60%,朱溪钨矿资源量相当于原世界最大钨矿的2.7倍,湖南、河南、福建等省份储量总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6] 历史低价与产业困境 - 2015年中国钨企56%亏损,上市钨企净利润暴跌353%,钨精矿价格一度跌至2万元/吨(相当于普通轿车价格的1/5)[8] - 低价主因包括2002-2004年115座钨矿无序开采导致产能过剩,以及90%出口产品为低附加值初级产品(钨精矿、仲钨酸铵)[8] - 深加工技术短板明显:2003年中国进口钨丝价格19.9万美元/吨,出口价格仅2.8万美元/吨,进口价为出口价的7倍[8][9] 政策调控与价格反弹 - 2020年起中国政府严格控制开采总量,2025年2月4日对钨、钼等战略金属实施出口管制,需申请许可证[11] - 钨精矿价格从2015年2万元/吨升至2025年17万元/吨,仲钨酸铵突破25万元/吨,涨幅超8倍[11] 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 - 中国在光伏极细钨丝、硬质合金刀具、航空发动机钨合金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高附加值产品(钨材、硬质合金等)比例持续提升[13] - 产业模式从"资源卡位"转向"技术卡位",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显著提高[13][14] 全球供需格局变化 - 出口管制导致欧美日韩高端制造业面临原料短缺,供需紧张格局中短期难以缓解,钨价预计中长期维持高位运行[11][13] - 中国通过开采控制、出口管制和产业升级掌握国际市场定价权,实现战略资源价值回归[13][14]
比稀土还要珍贵的钨矿!中国产量全球第一,为什么却以白菜价销售
搜狐财经·2025-09-05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