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分红航母”豪掷千亿元:央企贡献七成派现,13家巨头分红均超百亿元
华夏时报·2025-09-05 03:37

央企分红主导地位 - 央企贡献分红总额的71% 成为分红主力军 [1] - 13家央企分红超百亿元 主要集中在能源 金融 通信等关键领域 [1][2] - 央企分红规模与企业稳健盈利增长和现金流状况相匹配 [1] 分红总体规模与结构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 [2] -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2] -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共289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2] 重点企业分红案例 - 中国移动派现540.82亿元 为分红最高企业 [2] - 中国电信派现165.81亿元 占净利润72% [2] - 能源领域"三桶油"分红总额超800亿元:中国石油402.65亿元 中国石化106.70亿元 中国海油316.02亿元 [3] - 国有六大银行分红合计2047亿元:工行503.96亿元 农行418.23亿元 中行352.5亿元 建行486.05亿元 交行138.11亿元 邮储银行147.72亿元 [3] - 地方国企紫金矿業分红58.47亿元 江西铜业 上海银行等多家企业分红超10亿元 [3] 行业分红特征分析 - 能源行业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影响利润增长明显 具备高分红基础 [1][4] - 金融行业受益息差改善和资产质量提升 盈利稳健支撑高分红 [1][4] - 通信行业随5G业务推进盈利能力增强 分红规模持续扩大 [2][4] - 能源行业依据油价波动调整分红策略 盈利丰厚时加大分红 [4][5] - 金融行业兼顾资本充足率与监管要求 注重股息率同业竞争 [4][5] - 基础设施行业采用稳定分红吸引长期投资者 [5] 分红策略演变趋势 - 制造业企业如中国中车 长安汽车 三一重工首次加入中期分红行列 [6] - 监管层持续强化现金分红要求 政策密度和执行力度显著提升 [6] - 未来可能建立"盈利-投资-分红"动态平衡机制 行业景气阶段提高分红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或适当降低短期分红要求以支持技术投入 [7] - 可能探索特别分红 股份回购等多样化回报方式 部分央企试点分红与ESG绩效挂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