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贸地产忙碌中前行
36氪·2025-09-05 02:03

行业格局变化 - 行业调整期导致以"三高"玩法著称的闽系民企陷入困境 国资背景老牌房企成为主要玩家 国贸地产是典型代表[1] - 公司定位向综合型房企靠拢 通过与非房开业务整合加大资源倾斜 形成房开业务与非房开业务协同发展格局[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营收105.47亿元 同比增长71.52% 营业利润6.31亿元 同比增长144.57%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6][8] - 房地产开发收入100.14亿元 同比增长77.84% 占总收入比重94.95% 毛利率维持在15%左右[2] - 非房开业务收入包括城市更新与代建8500万元 物业服务3.7亿元 资产运营4400万元 其他业务3300万元[3] - 总营业成本98.16亿元 同比增长62.49% 综合毛利率16.02% 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2][3][6] 业务结构 - 房地产开发业务近四年波动明显 2022-2025年中期收入分别为59.62亿元 110.51亿元 56.31亿元 100.14亿元 与交付项目规模直接相关[2] - 城市更新与代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4.1% 但成本增长550%至1300万元 主要因城市更新项目结算确认剩余征迁成本[3] - 物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46% 资产运营收入同比增长4.76%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71%[3] 利润修复与资产状况 - 营业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2024年中期营业利润仅2.58亿元 2023年中期为10.87亿元[6][7] - 信用减值损失回正至110.84万元 上年同期为-11654.82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1.14亿元 上年同期为-4.22亿元[7] - 有息债务余额25亿元 较期初上升25% 合并报表有息债务余额248.74亿元 同比下降6.96%[8] - 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35.94亿元 超过一年到期债务195.5亿元 债务结构较为安全[8] - 总资产1067.41亿元 同比下降0.94% 货币资金101.1亿元 同比下降14.3%[8] 投资策略 - 上半年新增5宗地块 分别位于上海 福州 厦门和成都 总投资金额85.77亿元[9] - 成都锦江区茶厂地块以35500元/㎡竞得 溢价率75.74% 成交楼面价位列成都涉宅用地TOP2[9] - 投资策略相对稳健 厦门及福州地块偏向补仓 联合金地 星狮进入上海松江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