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站酷狗乐华集体瞄准,国内地偶加速进行时
36氪·2025-09-05 00:1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地下偶像经纪市场规模约2亿人民币 男女地偶各占一半 [1] - 国内地偶数量连续三年实现百支以上增长 较2023年总数147支增长超2倍 [2] - 男地偶数量从2023年首支团体发展至今已达60支 [4] - 女地偶2023年新增101支 2024年新增188支 2025年8月前新增113支 [4] 市场竞争格局 - 上海女地偶节假日巅峰人流量仅2000人 市场呈现严重二八分化 [5][7] - 男地偶市场活粉约2000人 50%以上团体集中分布在上海 [11][18] - 头部日本地偶团体Fruits Zip实现三年内从Livehouse到东京巨蛋的跨越 [1][3] - 新男团每周新增1-2支 事务所通过规模效应抢占市场 [11][16] 商业模式与盈利 - 特典券为核心收入来源 自营偶像可获全部收入 签约偶像与事务所分成 [19] - 百切(购买100张拍立得)为典型消费模式 附带集章换礼等增值服务 [19][25] - 男团新人底薪达8000元 显著高于女团 用于维持人员稳定性 [16] - 单次演出成本可低至几万元 支撑团体大半年活动 [28] 内容与运营特点 - 女团多以日系风格为主 文化隔阂形成受众门槛 [5][13] - 男团风格多元 涵盖日系 韩系及纯Vocal风格 降低入门门槛 [13] - 情绪服务成为核心 包括记忆粉丝ID 端水式互动 恋爱营业等 [24][25][26] - 粉丝舆情直接影响商业表现 单个吐槽可能引发团队正式反馈 [25] 资本介入与行业趋势 - 白色系 未名行星 B站 乐华等传统娱乐资本纷纷下场布局 [2][11] - 选秀艺人大量转入地偶行业 比例远超团播领域 [2][28] - 地偶成为娱乐行业最低门槛赛道 投入几十万半年即撤资现象普遍 [7][28] - 内容原创力不足 大量团体翻唱日文歌曲 缺乏传播力强的中文原创作品 [33] 地区发展特征 - 上海成为地偶核心城市 男团每日有活动 女团受众规模有限 [4][11][18] - 广州出现未名行星等与酷狗平台合作的地偶团体 [2][11] - 重庆地区早期女团微博粉丝过万 但固定线下观众仅10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