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需要软技能,但这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36氪·2025-09-05 00:06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收入最高的工作越来越集中于知识型工作,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 如今,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这种说法可能已不再成立。雇主们开始表示,他们打算用人工智能 取代某些白领工作。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经济是否还需要同样多的创造性和分析型工作者(例如计算机 程序员),或者是否还需要同样多的入门级知识经济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由于其输出模仿现有数据中的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处理复杂的推理任务时会遇到更多困 难,更不用说那些答案依赖于诸多未知因素的复杂问题了。此外,它也无法理解人类的思维和感受。 这意味着"软技能"——那些使人们能够与他人良好互动并协调自身情绪状态的特质——可能会占据主导 地位。这是因为它们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与人合作至关重要。虽然尽责性和亲和性等软技能被认为是人 格特质,但研究表明,这些是可以习得的情感工具。 教学情绪意识 好消息是,软技能可以与数学和阅读等传统科目(这些领域由教师负责)一起教学,使用教师已经掌握 的技术。 例如,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离开教室时提交"退场单"。这些是针对学生刚刚学到概念的简短 书面反思或问题。 它们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情感和社交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