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港穗”坐上创新集群“头把交椅”,风投优势成为制胜关键
南方都市报·2025-09-04 11:51

核心观点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 主要基于国际专利申请量 科学论文发表量 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的突出表现 [1][4] 创新集群表现 - 在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与"东京—横滨"集群不相伯仲 但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是其超越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的关键 [4] - 集群内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是排名首位的专利申请企业 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是排名首位的科研机构 [4] - 风险资本交易量作为新增评估标准 使许多东亚国家城市创新集群排名普遍下降 但"深港穗"集群逆势上升 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在风险投资方面的亚洲区突出优势 [4] 香港的角色与政策支持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加上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前两位 为创新集群提供资本支持 [7]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三项各涉款100亿港元的计划 包括"产学研1+计划" "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以及"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 [10] - 香港通过拓宽筹融资和上市路径 设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展"耐心资本" 引导市场资金投向早期 长期和硬科技领域 [10] - 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便利的再融资流程 为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12] 区域协同与资本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11个城市间的软硬联通性 促进人流 物流 资金流畅通 形成穗深制造业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与香港金融中心的互补协同效应 [12] - 集群内66%的科学论文发表成果与北京 上海—苏州 武汉等产业集群合作 涵盖化学 机械 科技 生物医药 临床药物等学科 [12] -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双循环"角色为风险投资提供丰富的资本 人才 政策支持及政策协调优势 [12] 发展前景 - 集群创业投资环境若进一步完善 有望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入场 提升科技转化效能 [13] - 全球投资者在新兴市场寻找潜力标的 对科技创新领域兴趣大增 大湾区创新科技未来具备吸引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