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视频播客政策 - B站2024年2月发起"上B站看播客"创作者招募计划 7月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扶持政策 并引入鲁豫 罗永浩 于谦 杨迪等明星艺人及三联生活周刊等机构[2] - 小红书2023年年初与多档播客推出独家视频节目 2024年8月科学薯推出"随时随地视频播客"创作活动 规定时长15-20分钟并指定三个内容方向[4] - 抖音精选APP上线视频播客《精选奇遇记》并在播客平台同步节目音频 目前处于观望状态[6][8] 视频播客内容形态特征 - 节目时长从30分钟到4小时不等 形式包括深度对谈(如《陈鲁豫·慢谈》2小时) 人物采访(如《罗永浩的十字路口》4小时) 小型综艺(如《多新鲜呐》30分钟)和VLOG(如《迪听》50分钟)[9] - 专业视频创作者加入使制作更精良 画质更清晰 露脸节目比例大幅提高 音频配图文形式占比减少[17] - 当前形态为人物专访 小型综艺 VLOG的大杂烩 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缺乏统一标准[17] 平台布局动因分析 - B站面临广告收入压力 Q2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 日均活跃用户1.09亿仅同比增长7% 需通过视频播客提升用户使用时长并拓展电视端居家场景[18] - 海外市场验证成功:三分之一每周收听播客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消费播客 仅次于智能手机[18] - 创作者进入新阶段:流量增速放缓 需要新表达方式 视频播客可带来新鲜感并借助平台扶持获取流量[22][24] 用户需求与市场反应 - 长内容需求持续存在 用户追求有深度 有温度的"活人感"内容 视频播客通过表情动作增强沉浸感[25] - 播客听众对节目而非平台粘性高:72%YouTube播客用户会为关注节目转换平台 44%新播客听众通过YouTube开始收听[26][28] - 视频平台切片分发可扩大播客整体听众规模 音频平台有机会承接溢出流量[28] 行业发展趋势挑战 - 视频播客依赖明星网红与平台扶持 制作成本较高 需观察平台政策结束后能否持续[29] - 行业需要稳定更新机制:海外成熟案例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更新超2000期 国内需培养能长期稳定产出的新创作者[29] - 叙事方式变革:观众期待取代精英叙事的新表达方式 需要更随性更深入的"素人"创作者涌现[30][31] 视频播客行业定位 - 视频化是播客发展重要趋势 有潜力重塑长内容市场 可能向时间更长 更新频率更稳定 更偏对话的形式演进[32] - 视频播客反映内容平台与表达方式变化 但不是播客唯一破圈方法 行业仍需更多探索[32]
视频播客是播客唯一的出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