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变化 - 2009年全国药店数量38.14万家 市场规模1531亿元 截至2024年底全国药店总数突破68万家 平均每万人拥有4.6家药店 远高于日本和美国水平 [1] - 2024年全国关闭零售药店约3.9万家 零售药店数量首次进入负增长阶段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店净减少约3000家 [3][5] - 实际关店数量远超统计值 因政策允许半年内保留资质重开 估计2024年实际关店数量比3万家多一倍 [5] - 国外药店密度为5000-6000人支撑一家药房 国内正常水平应为30-40万家 当前近70万家意味着至少三分之一药店将关门 [6] -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全国药店数量回归到40万家左右 2025年估计关店10万家 [11] 企业经营策略转变 - 上市药房企业明确传递暂停扩张信号 老百姓2025年计划开店1000家 主要为加盟门店且以老店转加盟为主 上半年净增108家门店中加盟增305家 直营减197家 [3] - 行业从扩规模转向收缩 资本主导的高价收购模式终结 收购价从销售额1.7倍降至市值仅销售额30%-40% [5][11] - 关店成为最有效止损手段 区域连锁药房2024年关120家店裁500人 亏损2000多万元 2025年通过关店勉强维持盈利 [8][11] - 线上销售普遍亏损 例如太极藿香正气液进货价14元 线上促销价2元 卖一盒亏12元 平台抽成和配送费占15%利润 [9] - 行业毛利率普遍降至20%左右 扣除线上成本后几无利润 自有品种较多企业毛利率仅7%-8% [9][10] 盈利能力与行业前景 - 上市公司纯利润率降至1%-3% 即1亿元销售额仅200万元左右利润 特别好的企业约600万元 [12] - 行业现金流较好但纯利润下降匪夷所思 预计1%-3%利润水平难以维持 将导致更多关店 [12][13] - 药店行业不再被视为好生意 根源在于误将红利当能力 处方外流利好未兑现 线上低价冲击及过度饱和导致结构性调整 [4][7][13][14][16] - 行业进入结构性增长新阶段 告别过去普涨和规模驱动模式 需要调整过度饱和的药店数量 [16]
“亏得没办法了”!去年全国关闭药店约3.9万家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04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