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侨心映山海 赤子报家国
海南日报·2025-09-04 02:15

历史背景与组织成立 - 1939年1月琼崖华侨全体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 决定组织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返乡参加抗战 [3] - 1939年逾千名琼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回国返乡支援抗战 包括青年工人 商贾名流和花季少女等不同背景人士 [9][10] - 服务团总人数达252人 途中牺牲7人 主要来自香港和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 [11] 服务团活动与贡献 - 服务团设立医务所开展医疗救护 1939至1940年在文昌 琼山 琼东 乐会 万宁等县开设医务所免费提供药品 [12][13] - 开展宣传工作运用歌剧队和工作队向群众宣传抗日 激发爱国热情 [12] - 参与抗日民主政府建设 1941年参与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筹建工作 [14] - 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培训医务人员 成为医疗救护骨干力量 [13] 南洋华侨机工参与抗战 - 1939年逾3200名南侨机工分批回国 其中800余人为琼籍侨胞 [15] - 在滇缅公路抢运约50万吨军火 并运送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6] - 牺牲人数达1000多人 其中琼籍机工400余人 几乎以一公里牺牲一条生命的代价维持抗战物资运输 [16] 标志性事件与人物 - 1939年4月香港琼侨回乡服务团第一批32人由符思之率领成功登陆琼北 后续两批共100人相继返回 [11] - 何佩玲为代表的花季少女瞒着家人偷渡回琼参加抗战 体现青年爱国热情 [10] - 李月美女扮男装运输物资被誉为当代花木兰 王文松放弃高薪携修理器具回国 [16] - 服务团团歌明确体现"保卫领土完整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目标 [17][18] 纪念与传承 - 海口设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和"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纪念雕像 高度7.7米象征七七事变 [9][12][15] - 雕像通过指挥者 医务工作者与战士的形象展现华侨抗战历史 [12] - 滇缅公路雕像呈现机工手持工具立于崎岖山路 脚下是怒江波涛的场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