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人民日报·2025-09-04 01:35
应当看到,新就业形态由于其用工方式灵活、组织方式松散等特点,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所涉情形 复杂多样,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诸多新挑战。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超 过8万件,涉及社会保险纠纷、保险合同纠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多个方面。例如,有的企业通过与 劳动者签订承揽协议等方式规避劳动关系,试图通过"障眼法"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上"偷工减料";有的为 追求配送效率,忽视安全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期,两大平台企业的举措引发社会关注:美团宣布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建 立"积分制"正向激励机制替代惩罚性措施;京东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全额承担人均每月约 2000元的社保等费用。这些变化,体现了平台企业更注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国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骑手、司机、 快递员等已达8400万人。他们穿梭市井巷陌,连接千家万户,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切实加 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既是一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考题",也是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