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三阅兵仪仗司礼官兵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最高标准、最佳状态、最好效果”
环球时报·2025-09-03 22:3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郭媛丹】伴随着80响隆隆炮音,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基座走下,阔 步走向国旗区,一张张坚毅的面庞,如复制粘贴般百足一音的步伐。9月3日,国旗护卫队再一次震撼了 全世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前夕,《环球时报》记者赴礼 炮鸣放队和国旗护卫队训练地进行采访,零距离感受合格的仪仗司礼官兵是如何"炼"成的。 国旗护卫队:队形变换最频、行进距离最长、步法变换最多 礼炮鸣放队方队长李金柱介绍,炮阵地架设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侧至毛主席纪念堂南侧东西一线,56 门礼炮呈八字形展开,炮口分别朝向东南和西南方向,以交替方式共计鸣放80响,每响间隔3.78 秒。"56门礼炮代表56个民族团结一心,鸣放80响寓意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李金柱表示。 在礼炮鸣放队总教练徐富捷指挥下,一炮手率先开栓,三炮手取弹、递弹,二炮手负责接弹和装填。整 个过程要在3秒内完成,每一回合训练需要如此循环往复40次。 方队长张震介绍,此次任务的每个环节都专门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 代表着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国旗基座,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