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与时间表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材料 [1] - 这是公司成立九年来首次明确上市时间区间 [1] 财务表现与盈利状况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10亿元 [5] - 自2020年以来实现连续五年盈利 [5] - 四足机器人占比65% 人形机器人占比30% 零部件产品占比5%的营收结构 [2] 产品线与市场地位 - 四足机器人2024年销量达2.37万台 占据全球市场69.75%份额 [2] - 四足机器人Go2定价9997元 Pro版2.19万元 经典款Go1为1.6万元 [2] - 人形机器人H1定价65万元 G1定价9.9万元 [5]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超200项 授权专利180项 [3] - 高度自研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 [3] - AI机器人算法在英伟达GPU加速平台支持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3] 客户结构与市场应用 - 约80%四足机器人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 20%投向工业端 [4] - 客户包括清华大学、西湖大学、舟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机构 [4] - 人形机器人收入仍完全来自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 未进入工业市场 [9] 融资历程与估值变化 - 2024年2月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 [7] - 2025年6月完成7亿元C轮融资 估值从80亿元抬升至120亿元 [7] - 2025年7月估值进一步推高至130亿元人民币 [7] 股东结构 - 创始人王兴兴通过直接持股26.97%和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6.61% 合计掌握33.58%表决权 [12] - 美团旗下汉海信息持股8% 红杉中国持股6.92% 顺为资本持股4.93% [12]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成为四足机器人领域全球出货量冠军 [1] - 不同于借壳上市的同业公司 选择完全IPO正途 [11]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体冲刺IPO窗口期 优必选赴港上市 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 [15] 市场挑战与质疑 - 人形机器人G1二手出租价格从每日万元跌至3000元以内 [8] - 消费级市场需求不明确 工业端ROI难以测算 [10][11] - 人形机器人售价远高于工厂20万元以内盈亏临界点 [11] 行业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发展分为三阶段:专用机器人、通用机器人、大模型驱动机器人 [17] - 当前产品处于第一阶段早期 部分进入第二阶段边缘 [17] - 机器人AI模型水平相当于ChatGPT发布前一两年的程度 [17] 行业融资环境 - 行业融资总额从2020年15.8亿元跃升至2024年72.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 [15] - 预计2025-2029年期间保持超过45%的年均增长水平 [15]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上市被视作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证明"不是炒概念"的关键一跃 [14] - 若成功打开人形机器人场景实用入口 将成为产业转折点式样本 [18] - 证明技术自研+产品低价+场景下沉的可执行路径 [18]
宇树科技想上市,真准备好了吗?
36氪·2025-09-03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