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宏伟等:RWA浪潮下上市公司的合规重塑与风险防控
搜狐财经·2025-09-03 09:04

全球RWA与稳定币市场演进与监管变局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物资产所有权或收益权以通证形式映射到链上 实现资产碎片化、可交易化和高流动性[3] -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关键桥梁 为加密市场提供低波动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4] - 稳定币为RWA交易、清算和结算提供高效低成本支付工具 RWA则为稳定币拓展更坚实的实物资产背书 两者形成良性循环[4] - 美国SEC通过豪威测试判定证券属性 将证券型RWA纳入SEC监管范畴 监管重点集中于资产真实性、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5] - 香港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制度 要求发行人须获牌照并满足储备资金100%覆盖、定期审计及披露[6] - 香港允许合规的代币化证券发行 SFC要求项目方确保底层资产真实托管、权属清晰 并仅向专业投资者开放交易[7] - 中国内地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挖矿以及ICO活动 以数字人民币主导数字支付生态[8] - 中国人民银行承认稳定币技术在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方面的潜力 但强调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8] 上市公司布局RWA的战略诉求 - RWA代币化可实现资产碎片化 释放抵押价值 激活流动性 拓宽融资渠道与融资受众[10] - 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股息分派、利息支付和管理 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资本效率[10] - 布局RWA能吸引关注区块链领域和ESG的增量投资者 大幅提升公司估值和市场形象[11] - XX能科宣布将其绿色能源资产进行代币化后 公司市值增幅达40%[11] - 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合规探索和试点项目 有助于公司在行业范式发生转移时占据先机[12] 上市公司布局RWA的合规风险 - 境内发行代币或面向境内投资者的募资行为均被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 未经依法许可可能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擅自发行股票[14] - 伪RWA项目存在资产真实性存疑、资金池混同管理、高额收益承诺三大缺陷[15] - 稳定币常被用作非法集资的支付工具 增加资金转移隐蔽性和监管追踪难度[16] - RWA概念衍生信息型操纵风险 包括控制性信息和虚假性信息两类操纵手段[17] - 上市公司可能通过编造、散布虚假RWA项目误导投资者决策 牵涉操纵风险[18] - RWA信息披露易出现选择性披露、误导性陈述甚至重大遗漏等违规情形[19] - 披露时采用广告化、模糊化表述 未同步提示业务早期阶段重大不确定性及风险[19] - 未披露底层资产权属清晰性、估值方法、资产托管机制等关键要素可能构成重大遗漏[21] - RWA项目推进流程中蕴藏大量内幕信息 相关主体易衍生信息泄露及内幕交易风险[22] 上市公司RWA创新的合规关键 - 实质性探索必须依托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合规司法辖区 通过设立独立SPV并申领当地必备牌照运营[26] - 核心环节须与持牌商业银行、托管机构合作 确保资产托管、资金跨境的合规性[27] - 实时评估募资流程、募资受众、宣传渠道所涉非法性、社会性、公开性、利诱性潜在风险[28] - 严格遵循信息披露真实准确、账户实名交易、主体行为合规三项基本原则[29] - 严格履行董事会、股东会决策程序 建立完备的投资台账制度和交易监测机制[30] - 披露语言应清晰易懂 避免过度技术化或营销化表述 须突出项目实质、关键风险及不确定性[31] - 建立项目进展重大事项即时披露机制 及时向投资者同步审计结论、资产状态等重要动态[31] - 严格遵循最小知情人原则 规范内幕信息的传递、使用与登记流程[32] - 将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纳入重点监控范围 严格落实敏感期内股份变动监管[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