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构建与方法选择 - 构建动态均衡测算模型TVP-BEER 引入时间可变参数对2010-2025年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系统评估 [1] - 选择BEER框架作为核心方法 因其能兼顾实证可操作性与解释力 纳入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净对外资产等实体经济因素及中美利差/财政收支/境外投资回报等金融变量 [4] - TVP-BEER模型在应对结构突变与高不确定性情境时展现更强适应性 为政策评估与市场研判提供弹性工具 [4] 人民币汇率历史表现 - 实际有效汇率REER呈现阶段性特征:2010年前后在生产率差异和贸易条件改善推动下显著升值 2015年"8·11汇改"后短期承压但长期稳定 2018年贸易摩擦期间一度高于均衡 2020年疫情冲击下因出口韧性和率先复苏走强 2022年以来随美联储加息出现回调 [7] - 双边汇率USD/CNY走势与均衡水平保持一致:2011-2014年从6.6降至6.1 2015年汇改后从6.3升至6.6-6.8 2018-2019年贸易摩擦期间承压至6.9-7.0 2020年先贬后升 2022年上行至7.2-7.3 [11] - TVP-BEER模型在结构性转折期表现优异 与实际走势差异控制在0.5%以内 显著优于静态BEER模型1-2%的偏差 [8][11] 均衡汇率决定因素 - 生产率差异和贸易条件对均衡汇率有高度显著正向作用 验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及出口条件改善对长期升值的推动 [13] - 净对外资产和财政支出系数为负 反映市场关注其潜在风险溢出效应 中美利差在多边REER框架下边际解释力有限 [13] - TVP-BEER揭示决定因素的动态演进:2010-2012年生产率差异保持正向作用 随经济成熟效应边际减弱 但外部环境动荡中仍保持均衡运行 [13] 当前汇率水平评估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维持在均衡区间内 实际值与均衡值偏差不足0.5% [8] - 当前人民币对美元均衡汇率区间位于6.9-7.2 截至8月22日USD/CNY报7.17处于区间中枢 未出现系统性高估或低估 [14] - 人民币内在机制稳定 在复杂国际环境与多重外部冲击中维持合理均衡 反映经济基本面与市场预期的良性互动 [14] 未来展望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深化 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孕育新增长动能 为国际收支与资本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15][18] - 政策协同发力下中国资产具备相对吸引力 有助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提升全球支付与储备体系地位 [15][18] - 人民币大幅偏离均衡风险有限 未来更可能在均衡中枢下保持稳健 中期呈现温和升值趋势 [15]
程实:人民币未现系统性偏离,内核稳定支撑走势稳健
搜狐财经·2025-09-03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