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流程漏斗的核心价值 - 超过95%的创意在落地时未能达到预期或未能推向市场 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流程而非潜力不足 [1] - 系统化创新漏斗通过阶段关卡流程评估创意 降低风险并确保创新与战略保持一致 [1] - 结构化方法优先处理符合战略目标和客户需求的创意 跨职能团队参与提升筛选可靠性 [1] 漏斗的核心组成部分 - 核心要素包括清晰阶段划分 关卡决策点 明确评估标准和高效管理工具 [2] - 阶段对应创新流程具体步骤:创意收集 概念开发 商业案例创建 测试验证与落地应用 [2] - 关卡会议从战略契合度 技术可行性与市场潜力三维度评估 形成推进/终止/暂停/返工决策 [2] 资源优化与团队构成 - 早期终止弱势项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持续迭代 [4] - 健康创新依赖多元团队:内部员工 跨职能专家 客户 外部合作伙伴或供应商 [4] - 定向创新活动与焦点小组挖掘未满足需求 为优质创意提供动力 [4] 企业实践案例 - 毕马威结合AI与人类洞察力 通过阶段关卡筛选高潜力创意 使项目计划更灵活且契合战略目标 [6] - 思科全球创新活动汇集数千创意 结构化模型实现分类评估和规模化 推动文化变革并建立可复制创新框架 [8] 创新漏斗五大阶段 - 前期需明确创意活动类型(开放式或定向性)以构建收集流程 决定评审团队构成并锁定核心假设 [10] - 第一阶段创意收集注重数量与开放性 借助数字平台触及广泛群体 按主题/目标/部门分类提速评审 [11] - 第二阶段将创意打磨为详细概念 定义价值主张和潜在用户 通过市场调研验证假设与竞争态势 [15] - 第三阶段通过MVP或原型检验功能 收集用户反馈验证可行性 确保技术成熟与战略契合 [17] - 第四阶段重心转向执行 涵盖beta测试到全面上线 制定市场进入策略并协调跨职能团队 [19] - 第五阶段将通过评审的创意整合至产品或服务目录 与项目管理团队协同交付时间表与资源规划 [26] 关卡评估机制 - 关卡1查重与匹配确认 标准包括战略契合度 新颖性 与重点领域一致性 结果选项为进入阶段2/完善后重交/否决归档 [12][13][14][22] - 关卡2评估商业逻辑与吸引力 标准包括客户需求度 紧迫性 开发预算 结果选项为进入开发/完善概念/否决 [16][23] - 关卡3评估可行性 标准包括技术成熟度 MVP成功度 预算适配性 结果选项为批准上市/调整范围/终止项目 [18][24] - 关卡4决定全面推广准备度 标准包括市场就绪程度 团队协同度 交付能力 结果选项为上市发布/延迟计划/调整 [20][21][25][27]
好创意总被埋没?可能需要设计一个漏斗
36氪·2025-09-03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