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8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50亿元,沪指跌0.45%,深成指跌2.14%,创业板指跌2.85% [1] - 算力板块显著下跌,通信ETF收跌5.77%,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跌6.21% [1] 下跌因素分析 - 人工智能领域近日未出现较大利空,下跌无基本面驱动,倾向于资金获利离场 [2] - 通信ETF与创业板人工智能ETF60日涨幅分别达94.65%和75.3%,前期涨幅较大 [2][3] - 大盘下行压力较大,算力板块作为前期核心主线受到较大影响 [2] 政策动态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通知,聚焦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重点领域融合 [3] - 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语料服务、算力供给、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 [3] 估值水平 - 通信ETF标的指数PETTM为53.38倍,位于上市以来72.19%分位 [4] - 2026年合计利润预期达1222亿元,同比增长37%,对应2026年26倍PE [7] - 2025年预期利润889亿元,2027年预期利润1488亿元,利润增速分别为37.45%和21.78% [7] 资本开支 - 北美四家云厂商(MAMG)2025Q2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 [9] - 国内BAT三家2025Q2资本开支合计达615.62亿元,同比增长168.68% [9] 产业链表现 - 鸿海预期2025Q3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70%,Q3机柜预期环比成长300% [11] - 下游机柜批量交付时,PCB、光模块等短料厂商可能接到不错订单 [11] - 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30万亿,增长300多倍 [11] - Alphabet在1Q25推理634万亿tokens,到2025年4月月度推理量升至480T,较一年前激增50倍 [11] - 到2025年7月,每月处理量翻倍至980万亿tokens [11] 行业展望 - AI趋势明确,北美通过云收入快速成长反哺算力基建,形成正向循环 [12] - 国内云厂商也显示出这一态势,AI成长有望加速 [12] - 英伟达GB200放量后,云厂商算力资源获得补充,软件层面发展速度提升 [12] - 北美和国内持续有性能良好的大模型发布,AI仍处产业趋势早中期 [12] - 光模块、PCB等环节市场规模总体扩容,今年增速大概率未见顶,估值仍有上修空间 [12] 配置建议 - 建议兼顾北美算力和国产算力,结合网格策略、定投等方式参与 [13] - 通信ETF中"光模块+服务器+铜连接+光纤"占比超过75%,光模块占比超过48%,服务器占比接近20% [13]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中光模块占比超过48%,具有20cm弹性 [13] - 国产算力可关注"半导体四兄弟":科创芯片ETF国泰、芯片ETF、集成电路ETF、半导体设备ETF [13]
有光的地方也会有阴影——通信ETF大跌点评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02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