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复发险有需求没销路,上海探索“商保进医院”丨“病有所保”大调研
第一财经·2025-09-02 12:47
肿瘤复发险发展现状 - 我国癌症患者自付比例接近或超过50% 催生对商业保险需求[1] - 健康险中肿瘤治疗药物赔付占比达50% 但百万医疗险和惠民保对既往癌症患者保障有限[1] - 肿瘤复发险作为小众险种 成为供需双方诉求的交集点[1] 产品开发挑战 - 专病险发展五年仍仅覆盖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少数癌种 市场规模仅数亿元[3] - 定价需基于患病群体复发率和生存率数据 遵循大数法则但面临数据获取难题[3][4] - 保障责任设计趋于保守 因保费可支付性和客户可拓展性限制[5] 销售与渠道困境 - 复发险面临进院难问题 线下销售不符合合规要求[6] - 销售成本高达50%以上 而乳腺癌复发险仅能覆盖15%-20%目标人群[6] - 上海每年乳腺癌复发病例仅约6000人 人群基数小导致难以起量[6] 医疗数据整合需求 - 产品开发需获取医疗机构治疗和随访数据 评估不同癌种复发率及费用趋势[8] - 上海市推动医疗医保商保数据共享 支持保险公司访问卫生健康历史数据[8][9] - 目前肿瘤随访数据总量不足 标准化医疗统计与精算需求存在差异[10] 上海试点突破 - 上海允许在公立医院摆放商保宣传易拉宝 目前处于试点阶段[2][11] - 太平洋健康险与临转院合作推出乳腺癌复发险 覆盖上海新优药械清单创新药[11] - 申康中心支持从产品研发到上市推广 突破性允许医院内宣传[11] 多方协同发展 - 复发险运营需要获得医院和药企认可 通过规范诊疗控制赔付风险[7] - 医院希望保险机构作为支付支持方 激励患者参与随访管理[12] - 市场拓展取决于覆盖更多癌种和疾病领域 如心脑血管疾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