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3天内举办89场活动 参会超5.5万人次 吸引全球1.6万余名嘉宾注册 375家中外企业参展[1] - 专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 展出13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观展达9.1万人次[2] - 发布理论报告行业标准典型案例技术成果等90项 举办3项重点赛事 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 吸引投资463.36亿元[3] 数字经济创新与供需对接 - 设立国际供需对接合作展区 配套开展国际供需交流活动 展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经验[1] - 展期同步举行供需对接企业路演技术研讨企业成果发布等系列活动 搭建技术交流商机对接成果转化专业平台[2] - 聚焦数据产业算力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供需对接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贯穿活动全流程 北京深圳贵阳三地数据交易所联合主办数据交易生态大会[1]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价值释放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三地交易所携手举办大会是凝聚全国数据生态合力的实践[1] 前沿技术与应用展示 - 集中呈现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智能终端等领域前沿技术与应用成果[2] - 南方电网公司展示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成果 建成292个行业AI深度应用 通过高质量数据集催生高质量大模型[2] - 展出仿生手AI智能眼镜AI旅游全链解决方案等创新产品 提供融合视觉冲击与沉浸式体验的数字展览[2] 具身智能与产业融合 - 200余名政产学研用领域中外代表探讨数据与具身智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1] - 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术及应用高速发展 成为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1] - 需促进开源开放发展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 深化全球开放合作以抓住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1]
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二〇二五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综述
人民日报·2025-09-02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