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美团和京东利润大幅下滑 阿里凭借稳健表现和业务突破实现股价上涨 [1][2][8]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深层较量 市场增长进入稳定期 巨头争夺存量市场话语权 [4][5][7][8] 美团业绩表现 - 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但经营利润仅2.26亿元同比暴跌98% 经调整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大降89% [2] - 股价次日暴跌12.55% 创阶段性跌幅纪录 资金链承压明显 [2][5] - 将闪购业务限定为"应急刚需商品" 承诺年底落实骑手社保补贴 [5] 京东业绩表现 - 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 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滑49% [2] - 股价跌幅5.03% 显著小于美团 [2] - 采取"全额为骑手缴纳社保"和"净利润率不超5%"策略 单季度亏损超150亿元换取市场份额 [5][7] 阿里业绩表现 - 营收2476亿元同比增长2% 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滑12%但符合预期 经营利润超市场预估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月活用户暴涨20% 市场份额从年初不足20%快速提升 [2] - 美股股价应声暴涨12.90% [2] 竞争策略分析 - 美团4月发布"美团闪购"品牌 以24小时即时零售平台定位直接挑战京东 [4] - 阿里启动500亿补贴计划 通过淘宝整合饿了么配送能力 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5] - 京东创始人亲自体验配送 采取低价策略和社保承诺反击 [5] 行业特性与挑战 - 即时零售本质是"用时间换空间" 考验本地供应链整合能力、配送响应速度和用户需求匹配精度 [8] - 行业利润率低:饿了么运营17年仍盈亏挣扎 京东外卖送一单亏一单 美团经营利润率仅4%左右 [8] - 外卖自然增长进入稳定期 即时零售渗透率乐观估计难超10% 巨头争夺存量市场 [8] 企业战略调整 - 美团呼吁"行业理性竞争"未获响应 显现收缩迹象 [5] - 京东高额补贴侵蚀利润 需平衡市场份额与盈利 [7] - 阿里依托淘宝10亿月活用户形成生态闭环 需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粘性 [5][7]
谁在流血,谁在偷笑?三大巨头财报揭示即时零售残酷“三国杀”硝烟正浓丨鱼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