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又下黑手,“中企早有准备,逼着自力更生”
观察者网·2025-09-02 00:28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撤销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中国分公司及英特尔半导体(大连)的"经验证最终用户"资格,需许可才能向中国工厂运送特定美国芯片制造设备 [1] - 该决定于9月2日公布120天后(12月31日)生效,仅批准维持现有工厂运营的出口许可,不批准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的申请 [1] - 美国商务部称此举旨在堵塞出口管制漏洞,避免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 [1] 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 三星电子在西安运营全球最大NAND闪存芯片工厂,SK海力士拥有英特尔大连NAND工厂及无锡DRAM生产基地,全球存储芯片产量严重依赖中国 [3] - 新规若全面实施将对存储芯片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波及手机、个人电脑等下游行业 [3] - 中国企业长期承受美国制裁冲击,出口管制已减缓中国DRAM芯片研发,但仍持续追赶行业领军企业 [4] 中国自主技术发展进程 - 美国管制措施短期内限制中国芯片制造商"以做促学"效应,长期将迫使中国发展自主芯片制造技术 [5] - 寒武纪AI芯片目标股价被高盛上调14.7%至2104元人民币,因美国制裁限制AI芯片进口后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5]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18.5%,云计算部门营收受AI热潮推动大幅增长 [5] 产业战略转向与市场反应 - 中国芯片技术自特朗普首次对华科技围堵以来取得长足进步,出口管制带来的"挫败感"反而推动技术发展 [6] - 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供应链成为确保供应安全的唯一选择,美方政策反复凸显自主化必要性 [8] - 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行为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