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817.03亿元 创历史新高并突破800亿元大关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81亿元 净利润1.5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3.0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2年644.0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817.03亿元 [1]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连续上升 2022年2.80% 2023年3.47% 2024年达3.56% [2] - 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2022年17.28亿元 2023年24.95亿元 2024年27.92亿元 [2] - 贷款损失准备逐年增加 2022年48.41亿元 2023年57.63亿元 2024年58.14亿元 [2] 业务结构转型 - 线上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余额口径线上线下比例约7:3 新增贷款线上占比接近94% [5] - 线下业务及线上自营业务合计占比29.15% 助贷业务成为重要支撑 [5] - 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 贷余线上占比已超过50% [2] 合作机构生态 - 与40家助贷机构合作 数量在持牌消金公司中仅次于金美信消费金融的59家 [6] - 合作名单涵盖蚂蚁、京东、抖音、美团、滴滴、携程、百度等互联网巨头 [5] - 与8家持牌消金同业机构开展合作 包括小米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等中小机构 [6] 股东背景与支持 - 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 持股比例13.44% [1] - 高管多来自中国银行体系 但母行实际支持力度不及同业招联消费金融的股东 [6] - 处于线下向线上转型期 构建线上展业体系需要时间 [6] 监管与合规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因"对合作机构管理未尽职"收到监管罚单 [7] - 作为消费金融"老四家"之一 总部设于上海 全国设立24家区域中心 [1]
从亏损3亿到净赚1.5亿,中银消费金融靠助贷“咸鱼翻身”
搜狐财经·2025-09-01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