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电商运营:2023年跨境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跨境电商行业定义 - 跨境电商是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的国际商业活动 [11] - 主要分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和C2C(消费者对消费者)三类模式,其中B2B是最主要类型,占跨境电商贸易总额的77% [1][35] - 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等特征 [11]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10-2013年):以个人代购为主,行业规模较小但市场潜力巨大 [14] - 启动期(2014-2017年):政策支持下平台涌现,行业快速增长 [15] - 高速发展期(2018-2023年):业务模式完善与行业整合,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16] 政策支持 - 2023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出台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17][20] - 国家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降低进口税率,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1][19] - 2021年以来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包括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支持使用人民币结算、优化出口退税等 [2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生产商、经销商、品牌商(广东、浙江、江苏为主要供应区域,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量34.1%、25.7%和12.3%) [1][27] - 中游: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等)和物流服务商(2021年物流市场规模746亿元,同比增长24.5%) [1][29] - 下游:消费者(2021年进口跨境电商用户规模1.55亿人,同比增长10.71%) [32] 产品结构 - 进口商品以化妆品与个人护理产品(35%)、母婴用品与儿童玩具(30%)和电子产品与数码配件(25%)为主 [30] - 出口商品以电子产品与数码配件(40%)、家居用品与日用消费品(30%)以及服装与服饰配件(20%)为主 [31] 行业现状 - 2021年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占比超75%,B2C模式交易规模达3.3万亿元 [1] - 竞争格局马太效应显著,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与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9] - 2023年上半年多平台布局、全托管模式(Temu、SHEIN引领)、DTC模式成为行业特征 [1] 代表平台对比 - Temu:依托拼多多供应链主打极致性价比 [1] - SHEIN:以柔性供应链深耕快时尚领域 [1] - Shopee:聚焦东南亚市场推行本地化运营 [1] - 三家平台在商流(选品、库存管理)、信息流(营销获客)、物流(配送时效与成本控制)上各有优势 [1] 未来趋势 - 行业将逐步回暖,品牌化、多元化、精细化成必然方向 [1] - 格局向头部集中,一超多强或将形成 [1] - 跨境支付、SaaS服务等服务商潜力巨大 [1] - 海外仓因能提升物流时效、降低成本,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