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是真正的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全景报告图解产业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1 08:49

行业概况与政策驱动 - 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3.9万家 其中筛选出150家龙头企业[1] - 低空经济概念于2021年首次提出 其前身为通用航空产业 以距地面3000米以下空域资源为基础[3] - 企业成立峰值出现在2014年、2015年和2021年 分别对应低空空域管理试点政策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2][11][12] 区域分布特征 - 龙头企业高度集中于长三角(50家)、粤港澳大湾区(34家)、京津冀(27家)三大区域[2] - 广东省以34家入选企业数量领先 江苏省21家 北京市24家 上海市16家 四川省10家[13] - 深圳(18家)、广州(10家)、成都(9家)、南京(7家)、合肥(5家)、苏州(5家)、西安(5家)、无锡(3家)成为重点集聚城市[13] 企业背景与成立时间分布 - 入选企业背景涵盖军民融合(18家)、行业内部创业(16家)、高校团队(4家)、院士教授创业(3家)及大型企业拓展(8家)[4] - 2000年前成立企业25家 多为传统产业龙头向低空经济延伸[4] - 2000-2009年成立46家 无人机领域率先爆发[7] - 2010-2019年成立60家 eVTOL和无人机整机企业集中涌现[9] - 2020-2023年成立19家 聚焦上游与中游关键环节[9] 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游环节(45家企业) - 航空原材料包含金属材料3家(铝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7家(碳纤维、树脂基材等)[16] - 核心设备与飞行系统35家 含航空发动机4家、电池10家、电机/电控/电驱7家、导航与飞控系统10家、智能系统及设备4家[17] - eVTOL结构部件中复合材料占比超过70%[16] 中游环节(82家企业) - 低空飞行器整机62家 其中eVTOL整机18家、无人机整机37家、其他飞行器7家[20][21] - eVTOL构型分为多旋翼(适航取证领先)、复合翼(安全性能高)、倾转旋翼(未来主流)三类[22] - 地面配套装备20家 包括空管装备5家、空管指挥系统5家、地面通信5家、空港装备5家[27] 下游环节(23家企业) - 低空运营与服务保障11家 含检验检测3家、低空规划4家、装备维修服务4家[29][30] - 低空产业应用12家 覆盖物流运输3家、观光旅游4家、农林植保3家、编队表演2家[35] 商业化进展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 2035年达3.5万亿元[15] - 亿航智能2024年交付EH216系列eVTOL 216架 较2023年52架增长315.4%[40] - 已落地eVTOL采购订单主要集中在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沃兰特三家企业[39] - 亿航智能获合肥市政府100架[41]、无锡梁溪区100架[41]、温州文成县300架(已交付30架)[42]、太原西山文旅500架(已交付10架)[42]、威海高新区30架[43]订单 - 峰飞航空获日本运营商交付[44]、汉阳投资发展集团12架(金额1.57亿元)[45]订单 - 沃兰特获南航通航[45]、亚捷航空118架[45]确定订单 意向订单与金融租赁布局 - 小鹏汇天获单次最大意向订单2008台[47] 总预订量接近4000台[46] - 沃兰特意向订单860余架[46] 时的科技超300架[46] 览翌航空300架[46] - 金融租赁企业大规模介入:中银金租采购时的科技100架[49]、览翌航空50架[49] 浦银金租采购御风未来100架[49]、峰飞航空100架[49] 工银金租采购沃飞长空120架[50] 江苏金租采购零重力150架[50] 出海与国际合作 - 亿航智能2022年获日本AirX株式会社50架[51]、马来西亚AEROTREE 60架[51]、印尼Prestige Aviation 100架[52]订单 - 峰飞航空2023年获阿联酋EVFLY 205架订单 覆盖客运和货运机型[52] - 览翌航空2025年与新加坡月球航空达成60架采购意向[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