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群清华人,与具身智能的四十年
搜狐财经·2025-09-01 08:21

行业融资与市场前景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融资 为国内具身智能赛道年度最大单笔融资 累计融资超24亿元 估值达10亿美元[1] -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近20家 累计融资规模超50亿元[1] -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2] 清华大学科研历程 -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启动THMR系列机器人研究[7] - 1985年成立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购置首台进口机械臂[5] - 1990年正式运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7] - 2002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整仿人形态自主机器人系统THBIP-I 身高172厘米 重130公斤 配置32个自由度[8]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火神队于2025年7月获得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人形组冠军 为中国首次在该组别夺冠[9] - 2008年开发"虚拟斜坡法"技术 获得中国队在人形组首枚奖牌[12] - 星动纪元成立三个月获超亿元融资 已交付超200台产品 50%以上订单来自海外[20] - 原力灵机成立半年内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并获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金牌[22] 企业生态与商业化进展 -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覆盖硬件研发、算法突破、场景落地等多维度[1] - 零次方机器人获数千万元订单 意向订单总额近亿元 预计2025年完成500台交付[28] - 加速进化已实现商业化订单落地[15] - 松延动力团队用不到两个月实现机器人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全流程技术迭代[26] 人才培育与创业特征 - 清华大学培育出三类创业者:科学家型创始人、产业经验实战派、年轻创新创业者[19] - 商汤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徐持衡、陈宇恒、李诚均出自清华火神队[14][15] - 范浩强25岁任旷视研究院算法总监 带领团队获得CVPR NTIRE真实图像降噪挑战赛冠军[21] - 00后创业者闵宇恒创立零次方机器人 团队来自清华AI&Robot实验室[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