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抗战军人的一封家书,连敌人都被感动?
中国新闻网·2025-08-31 11:53

这封家书的内容为:"承韶吾儿:收阅昨接来函,知汝在富阳大源见习,皆获平安,予心深慰。刻家内 皆得平善,无庸远念。惟汝母亲见汝年少远方见习,辛苦异常。更兼时局未定,无时无刻皆是忧虑于 汝。切要体量父母爱汝之心,在外见习,千万见机而作,心中格外特别谨慎,诸事皆要思想进退,勿任 意敏强。诸凡切要留心,以免疏忽之虑。天气严寒须要加衣,须要时常寄信安家勿误为要。耑此并询。 近佳。父字。" 这封信用毛笔书写,字迹工整,是一位父亲寄给儿子的信。 《军旗之 下》一书收录的家书及王晋藩照片。 林波 摄 这封家书会到日本人手中? 他牺牲时,怀里的家书竟感动了战场上的敌人。这封家书被带回日本,几十年后公之于众。一段尘封已 久的故事就此浮出水面。 这封家书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抗战军人的一封家书连敌人都被感动? 1939年3月,日军进攻杭州富阳东洲岛,东洲保卫战就此爆发。东洲岛位于杭州富阳东部,是富春江下 游的大沙洲,也是抗战时中国军民的前沿阵地。 据《杭州抗战纪实》记载:此战虽胜,但中方损失惨重,伤亡230余人。 日军第85联队第3大队第9中队小队长桥爪辰男在《军旗之下》一书中写了《哀悼青年军官王晋藩君之 死:长沙岛(东洲岛)第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