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铁电存储器(FRAM)是一种结合DRAM快速读写能力与非易失性存储数据保持特性的先进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 [3] - 基于铁电效应实现数据存储 通过改变铁电材料电荷分布完成读写操作 [1][3] - 主要分为破坏性读取(DRO)和非破坏性读取(NDRO)两类 [3] 技术特性 - 具备非挥发性 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且读写速度显著快于传统闪存和DRAM [1][5] - 功耗较低 寿命较长 数据安全性高 支持10^10次读写周期 [5][18] - 工作原理依赖铁电晶体中心原子在电场下的可逆位置变化 两个稳定状态分别代表"1"和"0" [4]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铁电存储器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 预计2030年增至7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6.61% [12] - 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15.55亿元 受益于物联网设备普及和边缘计算发展 未来将持续增长 [1][14] - 智能家居作为重要下游领域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767.4亿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9450亿元 [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PZT/SBT铁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制造 [7] - 中游为FRAM生产制造 下游应用涵盖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制造、消费电子、医疗设备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7][8] - 在物联网设备中发挥低功耗高效读写优势 在智能制造中提升生产数据管理效率 [8] 竞争格局 - 国际主导企业包括美国Texas Instruments/Ramtron 德国Infineon/FMC 日本ROHM/RAMXEED [14] - 中国主要企业包括无锡舜铭存储(首颗国产FRAM量产)、成都硅海武林、晶铁半导体等 [14][16] - 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正通过技术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 [14] 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聚焦新型材料(如HfO₂薄膜)和先进制程(40nm及以下) 推动存储密度提升至16Mb以上 [18] - 读写速度有望突破10ns 耐久性目标提升至10^15次读写周期 满足汽车电子与工业自动化高要求场景 [18] - 应用场景向穿戴设备、汽车EDR、医疗植入设备及AR/VR等新兴领域多元化扩展 [19] -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在电网、工业控制等领域建立自主供应链 并拓展至5G基站、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 [20]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涉及雅克科技、江丰电子、珂玛科技、路维光电、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等 [2] - 非上市代表企业包括无锡拍字节科技、无锡舜铭存储、晶铁半导体、成都硅海武林等 [3][1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铁电存储器(FRAM)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铁电存储器市场规模超15亿元,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2025-08-3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