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券市场回调分析 - 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债券市场先震荡后下行 十年期国债利率突破1.7%至1.78% 主要受情绪面驱动而非基本面变化 [1][4][5] - 回调核心原因为"股债跷跷板"效应 股市情绪提振对债市形成短期情绪压制与有限资金分流 但债市自身逻辑未发生改变 [1][4][6] - 市场担忧重现2022年理财赎回引发的债市负反馈循环 但当前理财规模仍处净买入状态 预计不会重蹈覆辙 [1][7] 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 - 股市对债市资金分流实际有限 银行自营作为债市核心配置力量持有债券规模达99万亿 占中国债券总规模一半以上 且按规定不能投资股票 [6][7] - 交易型资金如券商自营和公募基金降久期操作 7月21日至8月15日券商自营净卖出2500亿利率债 公募基金净卖出2600亿 [8][9] - 配置型资金如农商行和险资积极逢低加仓 上周农商行大幅加仓利率债1250亿 久期从3.12年升至3.31年 保险久期也有所回升 [9][10] 债券牛熊转换历史规律 - 近20年四轮债券熊市均具备两大特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修复强劲融资需求旺盛 [12][13] - 2006-2007年因经济过热GDP增速达12%-13% 货币政策收紧及通胀上行导致熊市 [12] - 2009年因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动信贷放量 资金面收紧抬升利率 [12][13] - 2016年金融去杠杆叠加经济韧性 利率在波折中上行 [13] - 2020年5月经济边际好转 货币政策转向中性 利率债供给增加引发回调 [13] 当前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7月经济数据普遍不及预期:社零、固投、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 信贷罕见负增长4000多亿 PPI同比-3.6%弱于预期 [14][15] - 地产持续拖累经济: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加深 二三线城市环比跌幅连续四个月处于低位 [15]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保持流动性充裕" 下半年流动性宽松基调不变 [16][17] - 下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上半年的5.3%降至4.7%-4.8% 经济修复力度偏弱 [15][16] 债券市场支撑因素与配置价值 - 资产荒逻辑延续 保险、银行等机构仍有刚性配置需求 债市支撑坚实 [2][17] - 央行在债市回调期间加大流动性投放 利率上行存在边界 债市压力最大阶段或已过去 [18] - 十年期国债利率从1.65%升至1.78% 配置价值凸显 中长期"逢低买入"逻辑仍然有效 [18] - 债券牛市逻辑未被打破 经济预期偏弱、通胀温和及宽货币环境构成利好 [16][23][24] 投资策略与工具推荐 - 风险偏好不高投资者可采用股债配置策略(如股债三七配、二八配)平衡收益与波动 [19][20][21] - 十年国债ETF(511260)是参与债券投资的高效工具 跟踪剩余期限7-10年国债 久期约7.6年 [3][21] - 该ETF费率仅2‰ 为债券类投资最低档 近一年回报率6.02% 近三年15.04% 近五年19.26% [22][24] - 具T+0交易灵活性 质押率94.3% 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且成分券适用于期现套利策略 [25]
查惠俐:“股债跷跷板”再现,债市后续怎么看?
搜狐财经·2025-08-30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