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形成以释放数据价值为目标 以网络为支撑 以算力为底座 以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1] - 国家数据局聚焦高质量标准构建 大规模设施部署 市场化生态运营 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 [1] 区域算力发展成果 - 2025年上半年贵州GDP增长5.3% 在建和投用重点数据中心49个 智算占比和国产化率超90% 建成全球首条400G全光网算力通道 [2] - 贵州算力超92Eflops 构建3秒 10毫秒 20毫秒时延圈 算力调度平台升级至3.2版本并与国家平台互联 [11] - 江苏省算力达61.54Eflops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11.8% 形成35个数据流通典型场景 [11] 技术创新突破 - 浸没式液冷技术实现1.065PUE 建成国家首个兆瓦级示范项目 节电超40% 不受地理限制 [3] - 云际计算系统适配十多种算力资源 部署21个节点 纳管超900个算力中心 [4] - 2024年我国算力总耗电量达3000多亿度 预计2030年占比将超13% [3] 标准体系与平台建设 - 数据基础设施需解决连接与流通问题 国家数据局推行统一目录标识 身份登记 接口要求"三统一"标准 [6] - 构建四个维度三个层级60个指标监测体系 覆盖互联互通生态运营等维度 已落地16省25市 [9]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由21家单位10个月攻关建成 [13] 跨域数据流通实践 - 通过开放数据空间网络解决跨域跨境数据流通 标准化连接器打破数据孤岛 在医疗科研领域试点 [10]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第二批先行先试工作确定65个承担主体 覆盖80%以上省区市及15个重点领域 [13] - 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展示跨领域融合成果 [13]
数博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举办:共绘算力网建设新蓝图
中国经济网·2025-08-30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