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首个编码模型上线,编程飙进Top5!这9位华人天团爆肝打造
搜狐财经·2025-08-29 10:21

产品发布与性能 - xAI正式推出首个从零构建的编码模型Grok Code Fast 1 主打快速响应和高性价比 [2] - 模型在SWE-bench Verified基准测试中获得70.8%的高分 仅次于OpenAI Codex-1和Claude 4 Opus [3] - 在LiveCode Bench编码测试中取得62%的分数 数学IOI得分为4.3% [3] - 输入定价为0.20美元/百万token 输出定价为1.5美元/百万token 缓存输入成本低至0.02美元/百万token 成为市场上成本最低的编码模型 [6] - 目前已在Cursor和Windsurf等主流编码平台上线 并提供7天限时免费试用 [8] 技术架构与创新 - 采用全新设计的模型架构 训练阶段使用高度聚焦编程领域的专用语料库 [9] - 后训练阶段筛选高质量数据集 包含真实世界的Pull Request和实际编码任务 [11] - 推理和训练流程实现多项创新 运行速度显著提升 实测比GPT-5快五倍 [9][11] - 提示词缓存优化实现超过90%的缓存命中率 特别适用于协作编程场景 [12] - 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模型 使其更贴合日常开发需求 [14] 功能与应用表现 - 具备全栈开发能力 擅长TypeScript Python Java Rust C++和Go语言 [15] - 支持从零构建项目 代码库问题解答和复杂bug修复 且只需最小监督 [15] - 在实战测试中生成网页应用设计草图 性能从60-80 tps提升至220-250 tps [15] - 能够自动生成单元测试修复方案并输出可运行patch [15] - 一次性代码输出量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在星舰模拟演示中表现突出 [15] 团队构成与背景 - 核心研发团队中华人学者占比超过八成 项目由多人团队历时数月完成 [20][21][40] - 关键成员包括骆梁宸(北京大学本科)主导创建Grok Code完整体系 [24] - 戴子航(清华大学本科 CMU毕业)为前谷歌大脑研究员 [26] - Ziniu Hu(北京大学本科 UCLA博士)专注于强化大语言模型研究 [28] - 其他核心成员包括Yongchao Zhou Jiayi Pan Evan Wang等均拥有顶尖学术背景 [30][31][33][34] 产品定位与使用指南 - 定位为轻量级智能体模型 专注于需要结合上下文调用工具的多步操作场景 [49] - 推荐提供明确文件路径项目结构或依赖信息以提升任务聚焦度 [43] - 要求用户清晰定义目标需求 具体化提示词可显著改善输出效果 [44][45] - 支持持续提示词优化 允许基于失败结果进行快速迭代调整 [47][48] - 与Grok 4形成产品区隔 后者更适用于一次性问答或复杂概念解析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