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年中能源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9 09:43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正加速从传统煤炭基地向氢能产业转型 通过系统性规划和资源禀赋优势构建覆盖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的世界级氢能产业集群 [1][8][9] 氢能产业发展基础 - 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达14.6亿千瓦占全国一半以上 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达94亿千瓦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为低成本电解水制绿氢提供充足绿电资源 [4] - 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为绿氢产能爆发式增长提供支撑 [5] - 工业副产氢年产量超过130万吨 通过提纯可有效降低初期用氢成本 [5] - 拥有丰富煤炭资源可发展煤制氢 结合CCUS技术可升级为蓝氢 实现多元化氢源供应 [5] 产业布局与规划 - 构建"一区六基地一走廊"产业格局:以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为核心示范区 六大功能基地分工协作 2030年建成贯通内蒙古的氢能经济走廊 [9] - 四大城市定位明确:呼和浩特为研发基地 包头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 鄂尔多斯主攻电解水制氢设备 乌海发展工业副产氢提纯 [1] - 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配套新能源装机2640万千瓦 规划绿氢产能107万吨/年 [11] 重点项目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 绿氢产量3659吨 绿氨产能达32万吨/年 [1] - 远景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赤峰投产 [7] - 大唐多伦煤化工15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3.9万吨 [11] - "西氢东送"输氢管道工程(乌兰察布-北京)正式获批 系中国首条跨省区纯氢输送管道 [12] 应用场景与成本优势 - 氢燃料电池重卡百公里氢耗低至8.5公斤 加氢价格30.42元/公斤 单公里运营成本已低于燃油车 [7] - 重载运输场景下运营成本与柴油重卡近乎持平 叠加政策补贴后全生命周期成本具竞争力 [7] - 绿氢耦合煤化工创新模式:用绿氢替代灰氢生产甲醇 合成氨 实现化工过程绿色化 [6][1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建设 - 目标2027年实现氢能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建立完善供应链体系 [13] - 广东国鸿氢能在鄂尔多斯投产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13] - 北奔重汽下线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 构建"风光氢储车"一体化产业生态链 [13] - 离网制氢 风光氢储氨醇一体化等新模式推动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