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建设绘就路线图
经济日报·2025-08-28 22:15
碳市场建设成效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6.8亿吨,总成交额474.1亿元,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 [2]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2.1亿元,完成首批948万吨减排量登记 [2] - 强制碳市场覆盖2096家重点排放单位,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有效管控 [2][3] 制度体系与覆盖范围 - 制定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3] - 强制碳市场从发电行业扩展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3] - 自愿碳市场出台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2] 中长期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强制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行业,自愿碳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4] - 到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结合的强制碳市场,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 [4]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4] 市场机制创新 - 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及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碳质押、碳回购政策制度 [5] - 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互联互通,形成政策合力 [7] - 自愿碳市场承担激发社会主体减排潜力、探索环境权益多元化交易模式的使命 [5]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 - 碳市场制度设计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走出去" [8] - 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碳市场促进绿色发展跨国合作的桥梁作用 [8] - 自愿碳市场在交易活跃度、价格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优于国际主要市场建设初期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