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烟火气”不扰民!上海再出措施
国际金融报·2025-08-28 12:54
外摆位政策框架 - 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外摆位设置 提升街区"烟火气"的若干措施》 为外摆位设置提供科学规范指引并有效提振消费 [1] - 政策是对4月《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 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的细化和提升 全市现有设摊点位997处 包括管控点66处 疏导点438处 特色点493处(含外摆位376处 特色集市117处) [2] 区域规划与管理机制 - 外摆区域需经科学民主评估 考虑街区功能定位 道路条件 人流密度及居民区距离等因素 适宜场所包括设摊特色点 商圈 园区 景区 广场 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等 [2] - 建立经营业态"白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鼓励法定节假日及"五五购物节"等重要节日期间适度延长外摆经营时间 [3] - 属地管理部门需定期评估外摆位设置情况 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对反复投诉或整改不力点位调整或取消设置 [5][6] 设施规范与安全标准 - 外摆位设置需与区域风貌契合 确保安全稳固整洁美观 市政道路需保留2米及以上连续通畅人行空间 不得占用非机动车道和盲道 [3] - 禁止利用外摆位直接加工食品 仅提供餐饮成品 需配备防护设施和消防器材 禁止乱倒污水和私拉电线 [4] - 属地管理部门需在划定区域增加公共照明 垃圾收集容器 移动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 [4] 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 倡导建立自律组织 畅通投诉渠道 探索"多格合一""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等共商共治机制 [5] - 上海各区已通过公众号公示设摊"一张图"(开放区域) "一张表"(点位信息) "一套流程"(申请渠道) 并形成治理办法与典型案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