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寒武纪股价在2025年8月28日上涨15.73%至1587.91元/股,市值达6643.03亿元,两度超越贵州茅台,标志A股市场从消费品向AI算力叙事转换 [2][4][5] - 资本市场关注中国能否在AI时代诞生自己的"英伟达",寒武纪被视为国产AI算力代表,但其高估值和波动性反映市场对AI增长持续性的审慎态度 [4][11][13][14]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化 - 寒武纪8月28日开盘价1420.00元,最高价1595.88元,成交额260.24亿元,换手率4.26%,市盈率(TTM)595.33倍 [3] - 8月27日盘中涨近10%超越茅台,但仅维持7分钟;单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 [3][5] - 市值6643亿元,约为茅台市值三分之一,历史上仅中国船舶在股价上压制茅台超一年 [2][4]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347.8%,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净利润超10亿元 [9] - 同业公司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40.78%),拟换股吸并中科曙光 [9]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6大重点行动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等 [6] - AI算力成为新叙事逻辑,取代白酒代表的消费升级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曾短暂引领市场 [5][6] 资本与机构动向 - 香港中央结算、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等机构在2025年Q2增持寒武纪 [9] - 牛散章建平2024年Q4进入前十大股东,2025年Q1持股比例达1.46%,持股市值96亿元 [9] -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1835元,因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及研发投入增大,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59%/28%/29% [10] 全球对标与市场情绪 -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3万亿美元登顶全球,但财报超预期后盘后股价跌超5%,反映市场对AI高增长持续性审慎 [11][13] - DeepSeek发布V3.1版本推动科创半导体ETF单日上涨7.02%,规模创2022年3月以来新高 [10]
300倍“市梦率”之上,谁在将寒武纪推向中国“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