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不想再尬吹中国游戏创造历史了
腾讯控股腾讯控股(HK:00700) 36氪·2025-08-28 10:46

中国游戏海外参展表现 - 科隆游戏展中国游戏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腾讯系占比近7成 在核心展馆至少有18款中国游戏独立展台[1][10][11] - 中国游戏试玩排队时间长达200分钟 展台设计投入巨大 如《明日方舟:终末地》搬运工业流水线装置 《王者荣耀世界》建造许愿树景观[31][39][41] - 海外玩家对中国游戏认知度仍有限 多数不了解游戏来源国 但对手提袋等宣传物料出现频率提升有明显感知[11][46][71] 行业演进历程 - 2023-2025年完成从试探到成熟的转型 2023年依赖《黑神话:悟空》单点突破 2024年射击类游戏崭露头角 2025年形成系统化参展策略[8][26][47] - 参展策略从追求曝光转向深度运营 包括增加实机试玩台数 选址核心展馆 采用巨型广告装置和互动体验设备[31][37][44] - 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增长13.39% 显著高于全球市场3.2%的增速 在射击/动作/二次元等品类积累大量用户[53] 腾讯全球化战略 - 通过17年海外布局形成产品矩阵 包括《沙丘:觉醒》《流放之路2》等IP作品 并投资扶持《黑神话:悟空》等国产单机[55][60] - 采用开放合作策略 向海外团队提供深圳办公体验 VISVISE技术方案共享 形成行业生态协同[63][66][69] - To B展台设置开放式交流空间 提供免费餐饮 与Xbox等传统厂商的预约制形成差异化体验[65][68] 文化影响力挑战 - 中国游戏开幕夜现场反响平淡 老牌日本IP《怪物猎人》等获得更热烈反响 乙女游戏《恋与深空》获最佳移动游戏奖[3][5] - 3A级IP积累不足 海外玩家对国产游戏具体优势认知模糊 需长期构建文化认同体系[46][61][70] - 需摆脱单一文化符号依赖 如《暗区突围:无限》采用国际化视觉风格 突破国风审美局限[27][70] 行业生态建设 - 中国厂商联合提升展位集中度 核心展馆形成中/日/美三足鼎立格局 从分散参展转向集群式布局[29][37] - 技术输出成为新突破口 如腾讯VISVISE的AI自动蒙皮技术向海外开发者开放 推动工具链出海[66][69] - 通过持续参与国际展会 逐步融入全球游戏话语体系 但核心评价体系突破仍需长期积累[47][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