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脱敏期来了?从社零低于预期看消费行业投资逻辑的切换
搜狐财经·2025-08-28 10:07
7月社零数据表现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较6月4.8%回落1.1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 [1] - 汽车零售额同比从6月4.6%转为-1.5%,与乘用车零售量6.3%增速形成"量增价跌"分化 [1] - 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较6月0.9%略有提升但仍处低位 [1] 细分品类消费趋势 - 剔除汽车后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50%,较6月8.61%小幅回落 [2] - 家用电器零售额同比从32.4%降至28.7%,文化办公用品从24.4%降至13.8%,家具从28.7%降至20.6% [2] - 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稳定在14.9%,体育娱乐用品从9.5%加速至13.7% [2] 消费行业周期特性 - 消费行业呈现后周期特征,复苏节奏滞后于经济周期拐点 [3] - 消费股估值修复遵循"政策底→市场底→业绩底"路径 [3] - 2015-2016年与2020-2021年周期均显示"预期先行、盈利跟进"特征 [4] 当前政策支持措施 - 国务院强调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10]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重点领域提供1个百分点贴息,最高不超过贷款利率50% [11] - 育儿补贴制度为每孩每年提供3600元补贴,连续发放3年 [11] 投资机会分析 - 消费行业进入"基本面脱敏期",政策持续发力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10] - 中证消费50指数PE-TTM为17倍,处于近5年6.6%分位,股息率达3.6% [12] - 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领先基本面配置,长期增长逻辑未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