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新就业群体成为首都发展的有生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8-28 01:14

新就业群体规模与北京政策框架 - 北京新就业群体日活总量约33万人 包括快递员 网约配送员 网约车司机 网络主播等 [1] - 北京市2024年推出三项行动计划 包括"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 推进首都"友好之城"建设 [1] - 初步形成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北京路径" 开放1.42万余个各类服务阵地 [1] 友好场景建设与基础设施优化 - 打造近2000个友好场景 分类施策破解1657个社区"进门难"问题 [4] - 昌平区天通中苑中三社区建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后 相关"12345"投诉量下降36.8% [4] - 制定《北京市城市驿站建设导则十条》 推动1.42万余个服务阵地开放 升级800余个24小时"全时驿站" [5] - 朝阳区实现"全时驿站"社区全覆盖 大兴区创新建设"卡车司机暖心驿站" 推出15元暖心套餐 [5] 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支持 - 通过恳谈会收集6600余条意见建议 解决率达89% 指导京东 美团 滴滴等平台企业开展集体协商 [11] - 出台《北京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指引》 推动平台企业优化订单调度和抽成比例 [12] - 全市签订劳动合同快递员5万余人 占比89.5%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118.5万人 确认伤害1.02万件 [14] - 开展"适居行动" 形成朝阳区"城市建设者之家" 大兴区"小哥之家"等住房供给模式 [14] 法律服务与技能培训体系 - 上半年为241位新就业群体提供调解和法律援助 挽回经济损失近250万元 [15] - 组建31个法律服务团 提供法律服务5万余次 打造"一小时"法律服务圈 [15] - 开展"小哥学堂"项目 累计3.6万余人次获教育培训 西城区构建"1+3+N"三新学院体系 [15] - 海淀区推出49项选单式培训课程 包括人工智能训练 数据标记等 [15] 党建工作与组织建设 - 组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182个 群团组织900余个 找出"隐形"党员 [21] - 采用线上线下灵活教育方式 建成滴滴网约车司机"党课研发组" 累计发展65名新就业群体入党 [22] - 打造党员先锋工作室 10余万人次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服务 [23] - 朝阳区80%社区由新就业群体担任"副楼长" 丰台区487名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探测针" [23] - 全市369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9.7万小时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