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到此一游”与“会心一笑”(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2025-08-27 22:19

这也推动文旅产业供给逻辑从"资源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过去,不少景区习惯于"靠山吃山、靠 水吃水",简单依托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粗放开发。观察当下,一些城市的走红靠的是"宾至如 归"的服务温度,"换装旅拍"的流行源于对年轻人社交需求的精准捕捉,"夜游博物馆"的吸引力则来自 沉浸式体验的创新设计。这些案例共同印证一个道理: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文旅市场,唯有精准对接游 客的情感诉求和体验需求,才能避免陷入"千景一面"的困局,从而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持久的生 命力。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终究要回归人的需求,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游客需要的不仅是"到此一游"的视 觉满足,更是"会心一笑"的心理体验;不仅是服务供给的标准化,更是个体满足的精准化。 "窝囊游"走红的启示在于,那些被忽视的"微小需求",比如不想爬山却想赏景的渴望、想尝试刺激却害 怕失控的矛盾,恰恰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富矿。文旅从业者要跳出"求大求全""越险越奇"的惯性思维, 转而在细节优化、体验升级方面下功夫。为老年人增设观景电梯,为亲子家庭设计互动项目,为都市白 领打造静谧空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调整,往往能触动人心,收到奇效。 人们的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