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2025-08-27 17:56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聚焦科技 产业 消费 民生 治理 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2] - 政策目标推动人工智能从单一产业工具跃升为重塑国家生产力版图 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力量[3] - 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2027年实现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2030年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2035年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5]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专利占比达60%[2] - 在基础理论 高端芯片等关键环节仍存在短板亟待突破[2]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处于关键窗口期 存在供需对接不畅和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障碍[2] 经济影响分析 -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4] - 人工智能与消费深度融合将激发消费新动能 促进消费升级 拉动内需增长[4] - 释放人工智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倍增效应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3][4] 社会应用前景 - 创造智能 高效 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包括智能教育 智能医疗 智能家居等领域[5] - 提升教育质量 改善医疗服务 提高生活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5] -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5] 国际竞争格局 -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愈演愈烈 个别国家通过芯片管制 模型封闭 标准输出等方式构建技术壁垒[2] - 政策有助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 共建全球治理体系[4]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 具备最丰富最完备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