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总体实力 - 截至2025年4月底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423家 总市值8.53万亿元 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1]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是全国主要城市中增长最快的 [6] - 2025年一季度深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1.52万亿元 净利润超1300亿元 居全国第二 其中62.6%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 [6] 头部企业表现 - 总市值超500亿元的头部企业达22家 2024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3万亿元 净利润4549.66亿元 [6] - 比亚迪 中国平安 工业富联 立讯精密 顺丰控股等企业均实现营收 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6] - 招商局集团2024年利润总额2272亿元 总资产突破14万亿元 招商银行市值超万亿 [2] 重点企业业绩亮点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超5000亿元 净利润达680亿元 [4] - 腾讯总市值达5.5万亿港元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 游戏业务国际市场收入飙升35% [4] - 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 海外业务收入2218.85亿元 同比增长38.5% 研发支出超540亿元居全国首位 [5] - 顺丰集团2024年营收超2000亿元 国际业务覆盖150多国 海外收入增长25% [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4年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967.13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4.4% [12] - 16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达7.0%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12] - 22家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 比亚迪研发支出超540亿元居全国首位 [12] - 深圳初创民企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需13.35年 比全国快1.05年 [12] 国际化进程 - 2024年324家深圳上市公司披露海外销售收入 占公司总数76.6% [12] - 海外业务收入合计11363.85亿元 同比增长15.9% 占总营业收入16.5% [12] - 荣耀2024年海外销量占比接近50%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七 [4] - 华为孵化的智能汽车品牌"引望"估值达161亿美元 与10余家车企合作 [4] 产业生态优势 - 电子 汽车 医药生物等行业总市值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7] - 公用事业 金融 通信等行业排名第二 计算机 机械设备等行业排名第三 [7] - 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终端组装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 30公里半径内可获取核心零部件 [7]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10.5% 占GDP比重42.3% [9] 企业成长效率 - 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需13.25年 比全国快1.71年 [12] - 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需7.65年 [12] - 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平均需6.83年 成长效率显著高于全国 [12] - 硬科技独角兽持续涌现 逐际动力半年内完成5亿元融资 元象科技 云豹智能等获大额融资 [12]
特区45周年,20余家深企“闪耀”夜空!为何C位是它们?
南方都市报·2025-08-27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