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347.82%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亿元 为2017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1] - 营业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294.92%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7] 股价与市值表现 - 8月27日盘中触及1460.68元/股 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3] - 8月单月上涨93.39%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8.53% [3] - 2023年以来累计涨幅达2148.24% [3] - 总市值5740亿元 [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2024年有望达到1412亿元 [3] - 2024年国内本土AI芯片品牌出货份额达30% 预计2025年升至40% [3] - 美国AI芯片管制政策趋严 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3] - 国务院要求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 [8] - 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应用普及率超90%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云端AI芯片MLU370-X8单卡性能与主流350W RTX GPU相当 [4] - 思元590已进入国产供应链 [4] - 统一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支持大多头部AI模型 [4] - 自研架构与指令集保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4] - 训练软件平台扩展支持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 [5] - 推理软件平台实现重要技术创新 显著降低通信延时并提升并行效率 [6] - DeepSeek-R1-671B大语言模型推理性能各项指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6] 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英伟达在全球GPU市场占绝对领先地位 [3] - 国产AI芯片在推理侧已达到与英伟达相当效果 [7] -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遭叫停 为国产芯片带来市场空间 [7] - 寒武纪被券商类比为AI浪潮中的"卖铲人" 类似英伟达在AI淘金热中的角色 [6][7] - 国盛证券认为寒武纪类似2013-2015年的东方财富 有望成为本轮AI浪潮主角 [9]
8年利润首次转正,寒武纪的扭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