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4年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由海通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此前2024年1月首次递表因未完成聆讯而失效[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核心产品为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 主要针对重症及疑难病提供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1] - 按人工智能辅助收入计 公司2023年及2024年均为中国内地最大AI辅助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分别为1.5%和1.3%[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收益从2022年6216.9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2.36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2] - 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024年达89.6% 中医生活产品及"中医大脑"订阅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9.1%降至2025年1-5月3.3%[2] - 患者复诊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61.2%/69.1%/71.9% 2025年前五个月为67.2%[2] 亏损与经营效率 - 2022年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4536.7万元人民币 2024年亏损收窄但2025年1-5月亏损4384.1万元[3] - 2025年前五个月患者平均消费金额867.8元 同比下滑8.5%[3] - 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 从2022年8.7%降至2024年4.4% 2025年1-5月进一步降至3.8%[3] 营销投入与财务风险 - 销售费用率始终维持在12%以上 2025年1-5月达16.6%[4] - 2025年1-5月对单一广告公司采购占比达32.4%[4] - 资产负债率处于极高水平 2024年为265.02% 2025年5月末达268.93%[4] 核心产品与医疗质量 - "中医大脑"订阅服务收入增速放缓 2024年收入996.6万元 2025年1-5月收入327.4万元同比下滑23.24%[5] - 医生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以应届中医学硕士毕业生为主 医疗部主任31岁且2021年才加入公司[6] - 截至2025年8月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公司投诉达36条 包括虚假宣传/用药后病情加重/疗效不佳等指控[6] 公司治理与行业前景 - 联合创始人张南雄持股从1272.82万股减持至25万股 李海文完全退出[7] - 公司涉及一宗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诉讼 已于2024年7月开庭[6] - 行业契合科技投资热点及中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但AI大模型应用水平有限 算法与数据训练等根本问题待解[7]
问止中医IPO:诊疗质量堪忧投诉不断AI中医含金量待考 连年亏损联合创始人IPO前清仓式退出
新浪证券·2025-08-27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