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议与业务结构 - 科创板IPO于7月25日被暂缓审议 上市委问询问题包括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收入确认合规性 长期存款收益率合理性及理财风险 [2]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二次上会审议 [2] - 公司主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产品分为自产和引进两类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8.94%升至2024年63.77% 但利润主要依赖引进产品 其毛利占比2022年82.05% 2024年65.86% [3] 客户与业务变动 - 第一大客户A销售占比从2022年72.35%降至2024年64.07% 其中引进自SKMP的光刻材料对应毛利2022年13,756.04万元 2024年14,201.87万元 [4] - 2025年SKMP终止部分光刻材料合作 改为直接向客户A销售 导致公司2025年1-6月引进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7.4% 毛利同比下降59.09% 净利润减少251.87万元 降幅5.71% [4] 技术授权与财务表现 - 自产TEOS前驱体材料系韩国Soulbrain技术授权 公司支付初始特许权使用费400万美元 并按销售额7%定期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持续15年 [5] - 自产前驱体材料收入2022年189.31万元 2024年4,420.26万元 但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329.59% 2024年-1.56% [6] - 自产产品整体毛利率低于引进产品 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率28.97% 引进产品毛利率98.34% [3] 收购与估值问题 - 2021年以10,150.00万元收购翌光半导体35%股权 估值基准日股东权益估值33,022.12万元 较账面价值1,799.75万元增值31,222.37万元 增值率1,734.82% [8] - 收购涉及股权代持历史 李湘江曾代吕俊钦认购股份 2021年解除代持关系 [10] - 李湘江现直接持有公司1,553.8255万股股份 占比4.07% 为第三大股东 [12] 产能与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后调整为100,669.50万元 删减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14] - 集成电路前躯体二期项目拟投资51,911.33万元 新增TEOS产能720,000千克 [15]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总投资90,916.74万元 建成后形成年产500吨光刻胶及其他材料产能 [16] - 2024年现有产能利用率偏低 SOC产能利用率57.42% BARC 21.43% KrF光刻胶17.55% TEOS 46.47% [16] - 子公司福建泓光披露的已有产能数据与招股书不一致 BARC产能22,296加仑/年 KrF光刻胶产能13,590加仑/年 均超过招股书披露的总产能 [18] - 福建泓光另有9,000加仑KrF光刻胶在建产能 [18]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建设周期环评报告显示12个月 与招股书60个月投入期存在差异 [19]
恒坤新材IPO再上会:子公司产能竟超总产能待解释
搜狐财经·2025-08-27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