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基本情况 - 伊朗与英国、法国和德国于8月26日在日内瓦举行新一轮核问题谈判 双方阐述对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看法[1] - 伊朗副外长强调仍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1]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英法德三国立场存在矛盾 一方面声称要谈判 另一方面坚持通过实施非法制裁对伊朗采取对抗手段[1] - 这是继7月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约4小时闭门会谈后 伊朗与英法德再次就伊核问题举行正式线下会谈[5] 协议背景与机制 - 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规定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 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制裁[3] - 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允许协议签署国应对伊朗违规行为 该机制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3] - 西方国家近期以启动该机制相要挟 要求伊朗继续履行伊核协议 包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恢复全面合作 按照协议限制核发展规模等[3] 双方立场分歧 - 伊朗主张相关方不应对伊朗实施非法制裁 欧洲不应追随已退出伊核协议的美国 应持有更独立自主的伊核问题政策[5] - 伊朗愿意继续以外交途径同西方展开对话 但反对威胁 更反对欧洲以实施"快速恢复制裁"机制逼迫伊朗让步[6] - 英法德三国威胁称 如果伊朗不愿在2025年8月底前达成外交解决方案 或不抓住最后延期机会 欧洲三国准备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6] 时间紧迫性 - 欧洲卡在8月底时间点是因为如果启动制裁机制 联合国需要一个月时间对伊朗履约情况进行判定[9] - 为避免程序性阻碍 欧洲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恢复制裁全流程 8月底是最后窗口期[9] - 两个对欧洲不利的关键因素:10月俄罗斯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10月18日伊核协议正式失效[9] 当前障碍与风险 - 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仍未恢复 伊朗坚持要求机构承诺采取更公允立场并杜绝核查数据滥用[10] - 伊朗和西方互信依然缺失 伊朗认为美国在谈判同时打击伊朗核设施是严重失信行为[10] - 2015年伊核协议将在10月18日正式失效 目前还没有新的替代协议 空档期可能增加各方误判风险[10] 未来展望 - 伊朗仍为外交斡旋留出空间 意味着短期内只要欧洲不启动制裁机制 伊朗也无意立刻开启新铀浓缩活动[6] - 接下来一周伊欧双方可能在不同层级以公开或秘密渠道继续沟通 当前局势未完全陷入穷途末路[6] - 各方应摒弃成见 避免相互威胁 就技术问题展开真正磋商 至少谈出过渡性方案 为延长外交谈判窗口提供契机[11]
伊朗呼吁欧洲“作出正确选择” 专家称未来一周“很关键”
央视新闻·2025-08-27 07:01